东方网记者傅文婧8月16日报道:第六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2022)决赛15日在复旦大学开幕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8月16日报道:第六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2022)决赛15日在复旦大学开幕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8月16日报道:第六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2022)决赛15日在复旦大学开幕。本届赛事依托“澜湄青年在线”平台线上举行,澜湄六国青年“云”端相聚,聚焦“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主题展开创意比拼。澜湄青创赛自2018年启动六国轮办机制。国际组委会代表,尼瓦特·基奥普拉杜布(Niwat Keawpradub)在开幕式上表示,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青年人应当为澜湄区域创造更安全、更健康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围绕这条被六国共享的河流,共同构建澜湄发展共同体。2022赛事主题聚焦“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赛事筹备自2021年9月开始,初赛阶段共有六国高校146名学生报名参与,共收到51个参赛项目。经各国评委的通讯评审,最终,来自8所高校的18支队伍顺利晋级、参与决赛。围绕澜湄流域治理与发展,紧贴公共卫生共同体建设愿景,六国青年的创新提案覆盖网络科技、工业设计、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既有地域特色、专业聚焦,又充满团队协作、创意激情。黎明奎(Lê Minh Khuê),黎阮智(Lê Nguyên Chi)和范氏金勇(Phạm Thị Kim Dung)是来自越南外交学院一年级的三名学生,这是她们第一次尝试创新实践。项目COCO MASK是她们在喝椰子水时的突发奇想——或许可以利用椰子材料制作口罩,实现环保与防护的“双赢”。克服了自然材料转成口罩材料的种种困难,他们将脑海中的设计变成现实。在下午的入围方案展示环节,他们的创意、坚持和激情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三名学生,在国家参与澜湄公共卫生合作“民办官助”模式的启发下,瞄准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群体,提出了“澜湄青年医家(Lancang-Mekong Youth Public Health Forum)”方案,旨在开发一个面向全世界关心和关注澜湄地区公共卫生治理的开放式互联网论坛,服务澜湄流域青年志愿者,通过资源汇总和信息共享,实现澜湄地区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来自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的三名学生则聚焦于医疗体系,设计开发远程医疗系统“I Med @ Home”,以减少医院的拥挤程度并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在赛事期间,六国选手不仅要展现项目创意与设计,还将在大赛特色环节“澜湄咖啡屋”环节与专家评委进行一对一交流,接受专家指导。他们也将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组成跨国团队,进一步对项目设计进行打磨改进。大赛最终将产生“最有价值问题”“最有创意团队”“最佳跨国团队”以及“最佳孵化方案”四类奖项。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表示,澜湄合作机制走过6年,澜湄青创赛举办6届,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聚合6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今年青创赛的主题“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也体现了对疫情的复杂形势的一种及时的、重要的关切。期待本届青年选手深入交流、通力协作,为澜湄流域甚至全人类战胜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贡献青春力量。